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元明时期,受当地民族习俗和佛教文化的影响,在祖国西南边疆的云南一带,生产一种专门用于火葬的青花瓷罐,其器型高大,形制规整,纹饰华丽,并以其产量大、存世多而闻名全国。 2002年冬,云南禄丰县黑井镇派出所从当地农民手里收缴了一批火葬罐。这批火葬罐是当地农民在黑井镇石龙后山以挖地垒埂为名,将地深挖1.5至2.5米后挖出的。笔者在与朋友闲谈中,一知情人透露了这个情况,遂立即向上级作了汇报,随后与一...
10月26日,北京市文物进出境鉴定所入区服务启动仪式在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举行。北京市商务委员会、市文物局、市文化局、市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北京海关、北京外汇管理部、顺义区政府、天竺综保区管委会等相关负责人,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相关企业、合作项目负责人等100余名嘉宾出席启动仪式。 北京市文物进出境鉴定所入区服务的启动标志着北京市文物进出境鉴定所将正式服务国家对外文化...
掏出“令牌”,才有资格夜晚出城;正阳门城楼“居民”北京雨燕阿呆与欢喜刚飞到非洲,留下个拟人化“雨燕”泥塑看家……文博会北京文博衍生品创新设计中心主题展区,正阳门管理处带着围绕“代言人”雨燕开发的十余件文创产品亮相。未来一年,23家京津冀博物馆都将聘请“经纪人”,包装、开发各自的“代言人”,启动各馆文物“重生计划”。 北京雨燕,被老北京昵称为“楼燕儿”,因其喜欢绕着高大巍峨的城楼飞舞得名。这也...
定兴京绣传承人梁淑平 保定定兴县贤寓镇的南大牛村,是一个像它的名字一样朴实的北方村落。就是在这个其貌不扬的小村子里,隐藏着一样从皇宫中走出的绝活——定兴京绣。 京绣是燕京八绝之一,起源于辽代宫廷,传至清代时,已融合了全国各地许多绣种的技法,备受皇家重视,今日独具一格的京绣最终成形。 清朝灭亡后,为宫廷服务的绣工散落民间,京绣也走出宫门,跟随绣工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定兴京绣便传自一位...
“今年是西城区不可移动文物腾退的攻坚之年,‘十三五’确定的47处文物腾退将在今年年底前全部启动。”昨天,在西城区召开的遗产活化利用联盟成立大会上,西城区文化委主任孙劲松介绍。随着大规模文物腾退工作即将接近尾声,西城区关于文物合理使用的指导意见已经成型,预计年底对外公布。 从今年7月底开始,西城区分两批启动了15处不可移动文物的腾退工作,目前有11处在奖励期内完成了100%腾退。这11处包括秦...
唐三彩三足炉。 唐三彩是唐代雕塑艺术品中最能反映时代精神的作品。博物馆、艺术馆、社会个人收藏家总是重金购买收藏。而以制作假古董发财致富的人,自然把仿唐三彩作为生财之道,生产出各种形象和规格的唐三彩。那么,真品与仿品如何鉴别呢? 第一,认真体会唐三彩的时代氛围。以唐三彩陶马为例。唐朝工匠做马时总是将其放在最高等级上来塑造,把马的形象和精神升华作为大唐盛世精神的体现。因此,真唐三彩马各种形...
10月25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召开的首届金砖国家博物馆联盟大会上,来自巴西博物学院、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印度国家博物馆、南非迪宗博物馆和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金砖国家文博同仁齐聚一堂,共同见证金砖国家博物馆联盟成立,共商金砖国家博物馆合作共赢大计,为未来开展务实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在大会欢迎词中说,此次会议是金砖五国博物馆界交流合作的一座里程碑,希望进一步推动各国博物...
故宫家具馆 明代家具的陈设文化是最早审美潮流的黄金时代。一大批文人参与家具工艺的研究与审美趣味,形成了明式家具风格闲适淡雅、崇尚自然的设计内涵。尤其是到明中叶江南出现的城市乡居化的现象,大肆兴起的造园运动,让明式家具有了非常大的发展空间。现在我们通过现存文献(刻本、绘画、插图等)和大量的实物资料,可以看出文人内斋的陈设,与高品质的贵族生活。这一时期,流传下来的不少明代著作,如曹昭的《格古要论...
《射雕英雄传》里,江南七怪数千里跋涉,终于在蒙古找到了郭靖,夜里在荒山上等着考验他的时候,不意间发现了草丛中的三堆骷髅头骨,头骨上还有五个手指插出来的窟窿,不禁大惊失色。“黑风双煞”的骷髅头道具,记得在看电视演绎时,带来的恐怖效果确实非同一般。 但要是回到明代,可能就不会有这般的恐怖效果,有一段时期,骷髅头骨还是送礼的流行呢。万历十四年(1586),王世贞在生日时为避宾客,躲在青浦的泖塔中诵...
不久前,埃及国家文物部宣布,埃及与法国联合考古队在尼罗河三角洲的萨马拉丘陵地区发现了埃及最古老的定居点之一。其历史可追溯到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比埃及第一任法老统治时期还早了约2000年。 据《今日埃及》杂志报道,考古专家在尼罗河三角洲地区的达喀里亚省的一个小村庄中发现了几口储藏竖井,里面有多个谷仓、陶器和石器的碎片、动物骨骼和植物残骸等。通过这些发现,考古专家们把村庄的历史追溯到公元前...
卢引科在绘图。 本报记者 宋豪新摄 国庆长假,成都宽窄巷子里游人如织。不远处的一座大楼里,一张宽大的工作台前,一位中年男子在一笔一画为文物描摹临像。车水马龙的喧嚣,丝毫影响不了他手下细达0.1毫米的笔尖走得又稳又快。他就是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首席考古绘图师卢引科。 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千余件文物,几乎每一件都被他画了下来,更别提近数十年来成都发掘的大小遗址,光出土的人骨就画了上万具。...
经过17天紧张施工,25日下午,正在“体检”的乐山大佛腹部以下的脚手架搭设完毕,这表明大佛“体检”已触达胸腹部及头部等核心区域。 乐山大佛是世界现存最大的石刻佛像,仅大佛头部高度就达14.7米。 为乐山大佛这样的“庞然大物”做体检是项科技含量高的系统工程。大佛“体检”项目负责人、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文保中心副主任孙博告诉记者,勘测过程中使用到多项国内先进的勘测方法。其中,首次应用在文物探...
“临淄新见战国两汉封泥展”现场 近日,由西泠印社主办的西泠印社115年社庆大型系列活动之“先生归来——吴昌硕和他的时代”在西泠印社文化艺术空间拉开序幕,开幕式亦同时在西泠印社美术馆举行,众多各界嘉宾参与了此次活动。本次展览展出了吴昌硕和其同时代所交往人士的众多精彩作品,立体地呈现了吴昌硕与他的“豪华”朋友圈。通过有关吴昌硕文献的检索和此次展览作品,我们可以从中简单地勾勒出吴昌硕交友的大致范围...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在童声合唱声中,“漫画人间——丰子恺的艺术世界”展览昨天在中国美术馆开幕。这首脍炙人口的《送别》,就出自九十多年前丰子恺整理出版的歌曲集。 丰子恺生于清末,逝世于上世纪70年代,是中国现代文化艺术史上杰出的大家。此次展览集合了中国美术馆、浙江省博物馆与丰子恺家族及个人藏家收藏的丰子恺150余件套作品、手稿、实物,展示其画家、散文家、艺术理论家、音乐教育家、装...
考古人员在陕西周原遗址发掘出的动物遗骨 新华社记者 丁海涛摄 近日,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在四川成都举行,本次考古学大会是中国考古学界发现与研究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在我国考古学家的不断努力下,很多古代遗迹得以重见天日,并且在这些遗迹中还出土了大量的人类遗骸、宝石、器皿、工具等,这其中还有大量的动物遗存。 如果说遗骸、宝石、器皿、工具等能让我们科学地复原远古时期的历史图景,那么这些动物遗存...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